2023年会系列 | 企业家圆桌论坛:数智化变革时代,企业成长中的突破
主持人基石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少博先生开场介绍道,天使百人会作为一个投资类的组织,能够区别于其他很多投资组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天使百人会由70%左右的企业家群体组成,所以他认为圆桌对话从企业家群体开始是特别有意义的。
恰逢天使百人会的十周年庆典之际,对话既是天使百人会的复盘和回顾,同时也借此机会给久经沙场的企业家们一个回顾的时间节点,这是一个立足实业回顾复盘、展望和交流的机会,对话以突破为立意。
您所在的企业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突破是什么?
如何做好重大的宏观的认知管理,换句话说如何保持定力?
于浩:2023年以ChatGPT、AIGC为主的AI热潮特别火,大家很担心AI能否代替人。我一直有一个疑问,AI是否会变成一个主体?AI是否代替人,或者怎么用AI,我们还是以人的视角去看AI,我们认为它是个工具。它是否还是个工具,或者已经变成了一个主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包括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包括各种变化,或宏观或自然,亦或是微观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不知道蝴蝶效应什么时候到自己这里。但是我觉得越是这样越是要保证自己的定力。
我是做技术研发出身,无论在外企,包括现在联想控股,我们一直希望把一个技术的根植入DNA,能够深植在我们的企业中。去年10月底去日本访问,最后一站去了富士胶片。富士胶片是做胶卷的公司,数码相机发明出来的,销售业绩受到很大的打击,销售额降到以前的10%,怎么样去转型是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难题?主管研发的副总裁跟我们分享了转型的策略,一方面要压缩,另一方面用技术做相关的研发转型,胶片是很好的一个材料技术,里面包括银离子技术、抗氧化技术,他们用这样的技术迅速转型。转型之后,去年整个胶片和相机的销售额只占富士胶片集团销售额的十几个百分点,而其他都来自于材料、化学、化妆品、健康药品、医疗产品。
当一家企业的销售额降到90%的时候,仍然能够重新起来,怎么才能有这样的定力?首先确实有几十年技术的积累,还有就是做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富士胶片之前现金流很好,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从我做技术研发的角度出发,希望我们各个公司都有一个能够植根于公司DNA中的核心技术,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林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处在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变革、重构、颠覆。因为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市场上的困惑迷茫的因素会越来越多。
我从做企业的角度提三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点,作为个体,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既不是最智慧的,也不是最强大的,一定是最适应环境的。所以今天不管是双循环、内循环,作为企业的个体我们一定要融入到国家的战略里,特别是在中国的市场。去年12月份的经济会议有很多新词大家都在分析,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什么叫先立、什么叫新质生产力?创新我觉得就是新质生产力,必须要提质增效。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的市场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点,怎么去提升自己的硬核能力?我们也做了很多年人工智能,都是深耕垂直行业。我们用了几年时间,一批人,投入了很大资金,才把一个场景的识别率达到90%,使一个班组从原来的40人降到1个人。我们的企业如果能深耕某个行业,这些东西就是竞争力,要坚持长期主义,越是寒冬越能感觉到温暖。
第三点,这个时代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是生态的时代。今天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机会,信创、自主可控,包括整个的提质增效,靠新ICT技术垂直打透这些行业,在生态中协同创新,一定是我们打造硬核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您所在的企业在战略上如何看待创新的重要性?
总结
游世学:我认为未来的世界是对影成三人,一个是我们本身的自然人,一个是在虚拟空间的数字的你,还有一个就是实体硬件的机器人。这将会组成我们未来世界的图景。我们应该拥抱,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四十年之后的变化。因为这个变化会颠覆我们今天所有的商业形态和生态。
张杰:我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转型升级和中低速的增长将成为常态,我们应该在高质量创新上多做投入,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创造机会和贡献力量。
林菁:我认为越是市场悲观情绪特别高的时候,可能越是有大机会诞生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保持创新的方向,保持做企业经营的根本,锻造自己的韧性,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于浩:去年最火的电视剧,就是《漫长的季节》,其中有一句诗“打一个响指吧,打一个有回声的响指”。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世界是每天都有响指响起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应该是打起那个响指的人,至少是能够听到回声的人。